蓝狮子财经
谁“救”了朱江洪?
吴晓波专业号 | 2008-5-8

2007年10月30日 星期二
 
 
不久前,赴珠海市拜访全球最大空调专业企业、格力集团董事长朱江洪。我其实只带去了一个问题,他是怎么从一个悲剧性的宿命圈中跳脱出来的。

朱江洪是格力的创办人,这是一个看上去很内向、实则气血方刚的南方人,从1991年起,他出任珠海一家濒临倒闭的电扇小厂厂长,很快在刚刚趋热的空调行业站稳脚跟,1996年,格力电器上市,格力空调则从这一年起连续11年产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均居行业第一。也是在这之后,朱江洪与主管上级发生了矛盾。

格力电器在资产上隶属于珠海特区经济发展总公司,这是一家带有强烈行政特色的国有企业集团——很类似的是,万科集团当年亦隶属于深圳特区经济发展总公司,王石与深特发之间的争执是万科创业初期最重要的矛盾点——随着格力空调的壮大,珠特发重组更名为格力集团,成为凌驾于上市公司格力电器之上的“婆婆”,它拥有格力的品牌、重大决策及人事任免权,其治理架构与科龙完全一样,朱江洪为集团的副董事长和上市公司的董事长。随着华南地区的潘宁、李经纬等创业家的相继离职、殒落,朱江洪深感体制之困,多次要求重新梳理集团与上市公司的资产和管理关系,他与上级的关系也随之紧张。

 
到2003年,格力的体制矛盾公开化,朱江洪和集团董事长水火不容,并被媒体迅速热炒成“父子之争”,在其后的三年里,格力集团连换三任董事长,每个都与朱江洪神貌两离,控制权的争夺空前激烈。2003年12月,《粤港信息日报》刊发了一篇署名仲大军的文章《格力再现褚时健式人物》,矛头直指朱江洪有侵吞国有资产之嫌,朱江洪认为此文是对他的严重诽谤,因而将作者告上法庭,并最终打赢了官司。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仲是当时格力集团董事长的同学。到2004年,格力电器又因营销矛盾与国内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国美电器一刀两断,市场营销出现重大变局,而1945年出生的朱江洪也逼近60岁的退休大限之日。据他后来披露,珠海市有关领导已经找他谈话,暗示他随时做好退任的准备。对这场格力风波持续关注的财经媒体均对朱江洪的前途颇为悲观,大多预测他将成为“潘宁第二”。

朱江洪也对我说,当时他对国资主管领导说,“我已经随时做好了写退休申请的各种准备”。

那么,到底是谁最后“救”了朱江洪?

“神奇大逆转”发生在股权分置改革期间。中国股市自创建以来,由于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就存在很古怪的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两种股权,而且非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约为三分之二,并且通常处于控股地位。其结果是,同股不同权,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极易产生“一股独大”、甚至“一股独霸”现象,它不但使流通股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害,还非常容易滋生丑恶的庄家现象,吕梁、唐万新等人便是通过控制非流通的法人股而肆意操纵股价的。十余年来,这一现象一直遭到专家的猛烈病诟,然而由于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大,改革方案屡提屡废。2005年春夏之际中国股市跌至冰点。上证指数一度停在998.22 点,8年来首次失守千点,正是在这个跌无可跌的低潮期,一场霹雳改革迎来了最好的启动时刻。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着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它被认为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二次革命,也是市场资本第一次开口说话的时刻。

资本一开口,就救了一个创业家。2005年9月,格力电器启动股改方案,珠海市政府组织一个班子专门到深圳、北京和上海等地考察并拜访持股的证券公司,每到一地,基金经理提出的第一个问题都是,“朱江洪还能留任吗?”有人甚至直言,“格力股改的具体条件我们不太感兴趣,我们最感兴趣的是朱江洪能不能不走。” 这种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让政府意识到了企业家的份量,最终,在格力集团递交的股改方案中专门明确了一条,“支持朱江洪继续担任格力电器的董事长。”到 2006年8月,朱江洪被任命为格力集团的董事长、法定代表、总裁和党委书记,历时数年的“父子之争”以十分意外和戏剧化的方式终结。

朱江洪的这段经历可谓惊险、偶然而不无悲哀,这也许是一段无法复制的经历。它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三十年企业变革的一条潜在公理:在一个体制转型的时期,很多理性的结局都充满了非理性的命运气息。


 

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
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file技术构建